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上)——国际部“百家讲坛”之历史讲座
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不断演变。本周四下午,吴红伟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本学期的第一次历史讲座——“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吴红伟老师在做历史讲座
“孔子学院”,想必大家都略有耳闻,它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的文化交流机构。2004年,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截止2015年12月6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设立500多所孔子学院,1000个孔子学堂,共有190万人在这些机构里学习。
吴老师在介绍“孔子学院”
回归正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如何演变的呢?大家都知道,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其代表学派有儒、道、名、阴阳、兵、农、杂、法、纵横九家。
同学们认真听吴老师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约束,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质,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同时,孔子在教育上推崇因材施教,他根据弟子冉有、子路的性格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方法沿用至今。
孔子
儒家还有一位被称作“亚圣”的人物——孟子。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道”是世间万物的规律,我们应该要学会把握道,遵道而行,顺其自然。
老子演易
法家主张法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九家学派各有不同的主张和思想,无一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此次历史讲座,同学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优秀的文化我们必须牢记在心并发扬传承下去,但在传承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认真思考,努力学习,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贡献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