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教育主站

小学

中学

幼儿园

职业学校

新市民学校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课题研究>详细内容

课题研究

“新区”开发奏出经济最强音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9-10 16:06:03 浏览次数: 【字体:

“新区”开发奏出经济最强音

马静华

 

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文件),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2010年5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在重庆设立两江新区近3个月之后,四川省也正式提出要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并将推动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4月,国务院又批复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将规划建设“天府新区”作为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新区建设,竟然有如此大的“魔力”成为打造西部经济的增长的亮点,成为中国发展新的引擎,奏出经济发展最强音。

新区主引擎,建设美丽生态田园城市。成为“城里人”这个梦想,曾是几代农村人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动力。如今“新区”要打造的就是一个新的城市,以“天府新区”和“两江新区”为例,他们要再造的是一个凝聚着伟大的中国人居理想和文化之魂的美丽城市。如果三十年前的深圳用“经济特区”来定义自己的城市特色,那么天府新区和两江新区则可以用“和谐新区”来定义。新区的前景突出生态田园特色,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统一、人与自然相和谐,新区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让“新区人”工作生活都安逸,就是要让人们感受到这里无处不产业,也无处不生活,让“新区人”成为真正的新区的主人。在新区建设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新区主人生活在如此的环境中,心情愉悦,生活健康,谁还不为新区的建设做一份心甘情愿的贡献呢?谁还愿意远离优美舒适的家乡外出打工?人才的留驻,为新区建设留下了足够的人力资源。

产业主支撑,奋力打造创新经济模式。经济的发展,必然依托一定的产业,“天府新区”和“两江新区”的目标就是再造一个产业之都。从“天府新区”和“两江新区”规划定位来看,他们思路明确,定位清晰,首先把产业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即在未来的新区发展中,着眼于建设内陆开放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我国的三大产业中,原来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现在,新区建设,试图打破原来的发展的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提升第二产业的水平的同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技力、创新力来提升第二产业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先进的制造业基地。重庆有着非常成熟的汽车工业,自新区开发后,本土企业重庆利龙集团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投资, 携手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日本矢崎总业、美国埃创仪表,以及另一家跨国公司——全球拉索巨头日本HI-LEX, 在新区重庆鱼复工业园打造利龙国际产业园,生产汽车高端零部件,这对于延伸重庆汽车产业链条,提高国际汽车城配套能力意义重大,既符合重庆两江新区辐射中西部市场的战略布局,也是对重庆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此外,重庆还同时发展航空航天、工程机械以及节能环保设备等高端制造产业,依靠科技和创新来提升产业水平。

经济发展程度,与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有关,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就越高。于是,新区的建设,必定要在第三产业上做文章,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促使新区经济的发展由原来老城区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此外,重庆在创新上更加注重自主创新的内生增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新区。以电子信息为龙头,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创新是一个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未来的新区建设要勇于攀登技术的高峰,把由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协调拉动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这样的模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新区经济的腾飞,一定指日可待。

转移主战场,创新发展必须拉动内需。经过改革开放发展的今天,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结构性的逆转——从“面向大海”的外向型经济艰难转型为“春暖花开”的内需发展。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自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出口型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挫伤,而国内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因此,新区开发立足于国内经济、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便是明智的举措,新区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一个伟大的变革。

此外,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符合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这一命题。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即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人们有各种需要,才有了满足人民需要的各种生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方面消费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另一方面,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对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具有极大影响,对企业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都有一个形成过程。新的、较高水平的消费会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甘愿当“配角”,着力塑造服务型政府。新区建设过程中,有一个角色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政府。政府所要做的,就是去研究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做好宏观调控的工作,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开展工作,当好新区建设的“配角”,在政府层面形成一个政策的洼地,吸引人才、资金,营造良好的新区投资环境。一是缩短审批时限,提升环境管理服务质量。二是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规划环评。为充分保障区域开发与原有重要基础设施的协调,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分区,避免工业、居住、商业混杂分布,在“两江新区”分局的牵头推动下,“两江新区”现已先期完成龙盛工业园区二期规划环评工作,为该片区项目落地奠定了基础。三是主动介入项目前期工作,把好环境准入关。加强衔接沟通、共享信息,形成合力共同把好环境准入关,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很多企业家觉得,新区对企业家的信任、对新能源产业的前瞻性理解和判断、对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效果都非常好,新区软硬环境兼备,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其他地方无法比拟,有利于企业发展,他们愿意在政府搭建的平台上加大投入,再增资以获得更大发展。同时,还必须要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重庆市政府设立百亿元专项资金,集中用于“两江新区”基础设施的起步建设。通过税收的调节作用,减征企业所得税鼓励各类外商投资企业“安家”在两江新区。这就是服务型政府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的一个成功的范例。

抓住新机遇  重视人才与经营战略。面对新区的开发,创新科技的使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人才的作用。作为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要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积极谋求自主创业;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即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努力使自身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实现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最大的能动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一个企业要成功,必须要有正确的经营战略。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优化产品结构。新区的发展,必将依托人文,产业,消费,政府,企业,创新,靠“合力”创造西部经济发展的新轨迹,一定可以成为打造西部经济的增长的亮点。

(本文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年第4期)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